“文化战争”阴云:BBC逍遥音乐会和“统治吧!不列颠尼亚!”
发布时间: 2020-12-21 浏览次数: 444


图片来源:Guy Bell/PA


今年6月,随着新一波“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以下简称BLM)运动由美国燃至英国,“文化战争”(cultural war)一词不断出现在英国媒体报道中,争论的焦点微妙地集中在了城市街道和大学学院雕像、命名及其体现出的英国对其殖民历史的态度上。“文化战争”不仅涵盖了民众、学者之间的观点冲突、反种族主义和右翼势力的冲突,还让保守党和工党代表人物(首相和伦敦市长)又一次旗帜鲜明地站在了两边。此后民众抗议游行甚至暴力冲突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减少,全国重心再次回到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上,但“文化战争”的阴云依旧笼罩在英国上空。825日,大英博物馆宣布移除其拥有奴隶主身份的创始人雕像。与此同时,两首英国传统爱国歌曲在英国广播公司的逍遥音乐会(BBC Proms)闭幕式上的命运则再一次点燃了“战火”。

英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虽然BBC排除万难将逍遥音乐会这一代表性的古典音乐节搬到了线上进行,但还面临着很多人员安排上的困难。8月底,BBC宣布闭幕式上经典爱国歌曲“统治吧!不列颠尼亚!”(Rule, Britannia!)和另一首“希望与荣耀之地”(Land of Hope and Glory)将由合唱改为纯音乐。这两首歌的歌词都曾被批评宣扬种族主义、歌颂英国殖民历史,加上前不久英国高昂的BLM运动势头,有报道称BBC因此考虑过完全将这两首歌曲从音乐会闭幕式中剔除。目前BBC对外宣布保留弦乐演奏部分、不进行演唱,并在解释中强调做出此决定是出于疫情隔离和安全考虑,完整的演唱将会于明年恢复。但这一番动作显然让舆论再次关注起“文化战争”。对此,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甚至还专门通过视频表示了个人对BBC此次决定的不解,并呼吁停止这种“对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的畏缩”。BBC前主席也称这个决定是与节目观众的脱节,是个“可怕的错误”,甚至是“愚蠢的”1

 “统治吧!不列颠尼亚!”是英国经典的爱国歌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歌词来源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汤姆森的同名诗,作曲则在1740年完成。词作者本人就对“大不列颠”有着极高的认可和推崇。有学者认为,这首歌几乎是对大不列颠和大英帝国这类概念的最为持久的表达2,而在1945年这首歌也因在日本二战投降仪式上演奏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在BBC逍遥音乐会闭幕式上,由合唱团和现场观众一同唱响这首歌也几乎成为传统。近年来,这首歌和其他爱国歌曲作为逍遥音乐会的常驻曲目受到了不少批评。批评主要针对其中部分歌词。虽然其歌词创作时间早于英国殖民巅峰时期,但其中要“征服海浪”的“不列颠尼亚”明显让人联想到英国的海外扩张,对于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而言自然也蕴含着一股回顾过去辉煌的骄傲自豪。争议的焦点在于歌词中直接出现了“统治”“奴隶”这样的字眼。虽然歌词本身是“不列颠人永远、永远、永远不为奴隶”,但联系到英国在其殖民扩张历史中扮演的角色,这样一句话在曾是英国殖民受害者及其后代以及反种族主义者的眼中显然是赤裸裸的轻视。此外,针对歌词中将英国形容为他国的“恐惧和羡慕”对象也存在类似的争议。一些种族研究学者公开指责这首歌是歌颂大英帝国的种族主义宣传,也有相关从业者持续呼吁应当将这类歌曲从音乐会中完全抹去。有评论认为,维护这类歌曲就好比认同新纳粹主义人士高唱“我们永不会进入毒气室”,丝毫体现不出英国对其殖民历史和种族主义行为的正视和反省。

据媒体透露,BBC正是想借此次BLM运动在英国发起的“正视英国殖民历史”风潮削减音乐会中不恰当的“爱国主义成分”,即去掉含有争议性语句的歌词。3即使比起此前传闻完全删除这两首歌,这已经是折衷后的决定,仍有很多人认为这是“矫枉过正”和“抛弃文化传统”,包括首相约翰逊在内。民调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反对BBC今年的决定,而支持者仅占三分之一不到4。类似两个月前围绕着雕塑和命名展开的“文化战争”一样,此次争议中心仍在于英国对殖民史的态度和目前英国种族主义现状之间的关系。有趣的是,“交战双方”都指责对方过于沉溺文化意识和历史态度问题而忽视了现实存在的问题。一方指责右翼势力试图通过挑起“文化战争”打压反种族主义发展势头以掩盖现实中尤其是体制性的种族不平等问题(比如这次疫情中体现出的少数族裔受到比白人严重得多的生命威胁),而另一方认为纠缠带有文化传统意义的雕像、名字和歌词并不是反种族主义运动应当投入的斗争,反而是在人为地塑造对立、割裂传统,完全不利于在现实中团结民心反对种族歧视和不平等。

实际上,这并不是BBC第一次试图将这两首歌曲从逍遥音乐会中删除,但上一次的尝试就是在观众的怒火中被迫撤回,从而保住了“传统”。而音乐会也并不是没有做过改变:在911事件之后,一些特别具有“帝国气质”的歌曲被取代了5。这一次围绕“统治吧!不列颠尼亚!”的骚动,显然是BBC借着疫情掩护的又一次试图摆脱自身“英帝国”色彩的试探,也凸显了BBC作为一家“英国”广播公司在定位自身角色上的摇摆:是守护英国传统骄傲还是成为进步先锋推翻这些传统,这是BBC一直以来未能做出的决定。还有批评指出,BBC之所以对这类涉及英国殖民历史、容易被指责为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内容如此敏感甚至“畏缩”的原因正在于其高层缺乏种族多样性,因此格外惧怕被指责其内容产品具有“种族主义”倾向从而影响其声誉。

除了关于歌词本身的争议,首相约翰逊的又一次下场也值得注意。在约翰逊的发言中他明确提及有人不想让他就此站队发表观点,而事实上他的发言也的确引来了攻击:以英国《独立报》为代表的反对者斥责他是在效仿美国的特朗普给“文化战争”煽风点火,鼓吹“英国至上”。实际上,早在今年BLM运动在英国如火如荼进行之前,“文化战争”就已经随着英国“脱欧”公投成了长久盘桓在英国上空的阴云,一有风吹草动就能引发极大争议。这在事实上对英国构建保护多元文化下的民众身份认同的努力造成了威胁。而同时面对现实中无比清晰的种族生存状况差距、疫情的雪上加霜、“脱欧”的前景未明,英国无法轻易摆脱这种“文化战争”的阴影,同时又比其他国家更易受到美国类似的“文化战争”的影响。英美在价值理念上的相似、紧密的历史关系以及网络社交平台上的混合让美国的文化争论很容易被带到英国。今年BLM运动能始于美国却在英国掀起如此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观点碰撞和一系列的城市、高校自查自省和不断的后续波澜正体现了这一点。然而,英国一方面无法舍弃对自己辉煌历史的骄傲和对传统的固执,还新增了建设“全球英国”的复兴目标,希望建立团结一致的身份认同抵御分裂,另一方面又极其重视自身对内对外推崇 “平等”、“自由”和“多元”的国家形象塑造(至少是在言语表态上),因此也不敢过分强调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而总是显得小心翼翼。不同于现实中的种族问题,雕塑、歌词、街道命名等文化意义上的“种族主义”实际上非常主观化,不同的报道采访中也能看出少数族裔对这些内容是否构成“种族主义”的侮辱和侵犯也持有不同看法。就身份认同而言,今天的英国和所谓的英国身份认同(British identity/Britishness)与大英帝国的殖民历史息息相关,完全的否认和一味地避开这段历史都不可取。有学者指出“文化战争”的本质还在于“历史战争”,如何面对和处理帝国遗产(各方面的成就、积累的财富和经验、对其他民族带来的伤害、今天多元的人口构成和社会环境)将是英国面临的永恒问题。对于现在的英国政府而言,既然“文化战争”阴云难散,与其参与争议试图引导舆论走向,不如切实集中精力应对疫情和在脱欧谈判中为英国争取更多利益和发展空间,拿出更多的实际措施弥补现实中的种族差距,缓解文化战争中不断被挑起放大的民族主义和反种族主义情绪。


(作者简介:刘梦轩,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1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rule-britannia-row-proms-decision-a-ghastly-error-says-former-bbc-chairman-7wwxjndcs

2 Armitage, David (2000).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73.

3 https://www.msn.com/en-us/news/world/bbc-proms-are-at-the-center-of-a-culture-war/ar-BB18ocI8?ocid=uxbndlbing

4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poll-says-bbc-wrong-on-last-night-of-the-proms-fxqtrfdpq

5 https://www.prospectmagazine.co.uk/arts-and-books/the-surprising-history-of-rule-britannia-and-last-night-of-the-proms


中心新闻